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6-06 00:00:00 点击量:27594
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自觉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让“蓝天幸福感”一年比一年强。
6月5日是第四十八个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和联合国环境署在浙江杭州联合举办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作为发展中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近年来强力推进蓝天保卫战的举措和成果,举世瞩目。
近年来,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视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自2013年以来,中国相继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把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地方党委政府负责人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通过推动绿色发展“一微克一微克地降PM2.5”。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看清了“企业不能消灭污染,污染就可能毁掉企业”,加大治污设备和运行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同呼吸”就得“共奋斗”,从绿色出行、随手关灯等点滴小事做起,呵护清新空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持续努力,天空湛蓝、繁星闪烁的动人景象,在我们身边日益增加。2018年,全国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1.7%;北京市PM2.5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到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珠三角PM2.5浓度连续4年达标,浙江省也迈入总体达标行列;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次、影响范围、污染程度都大幅减少。
行百里者半九十。蓝天保卫战取得明显成绩,但污染治理成果仍不牢固,大气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当前,大气污染治理正在爬坡过坎,进入最为吃劲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必须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咬住目标,精准施策。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研究成果显示: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是造成京津冀等地秋冬季大气污染的四大污染源,占比达到九成左右。继续针对这些污染源科学施治,猛药去疴,下大气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预警应急工作,实施联防联控,蓝天白云才能持续增多。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不可能打几个冲锋就赢得蓝天常驻。政府、企业、公众需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冲锋陷阵,而且要做好付出一些代价的充分准备。例如,一些地方要承受短期的、局部的经济下行压力,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大力治理污染……这些付出是值得的、必要的,这是在还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同时不再欠下新账。唯有如此,才能把关系亿万人民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办好。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治理污染,保卫蓝天,迫切需要更多“行动派”积极参与。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自觉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让“蓝天幸福感”一年比一年强,让中国一天比一天美,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更大贡献。